老聃失笑,接过书简定睛一看,“羲和原来是赵府之人。”
“一个朋友。”
心里有些叹气,羲和有些想念赵武和水娘,现今水娘的孩子肯定出世了,就是不知道是儿是女,乖不乖巧,长得像谁?
她独身是大无畏的,可贪了嘴瘾,事后也真的怕会让赵武一家遭殃。
需知昏君什么都不行,但是小心眼却是通病。
羲和出门已经有三四个月的光景,小红一路跟着奔波,四肢的肌肉越发紧实,一如当年初见的俊俏。
她想要回去,更不好耽误老聃的行程,因而gān起活来几乎没有停歇。
老聃咬牙做完一天的工,累得夜里喝汤都洒了出来,两手禁不住的颤抖。他望着汤水,可惜又无奈。
羲和是想着做苦力活容易饿肚子,因而要吃肉还要有营养补充,这汤就是其中一道主要的大菜。兔子陷阱一整天都没有收成,反而是另一边的野jī收获了三两只,她拿来烤和煮汤。等自己吃了两三成饱时,看着老聃还在颤颤巍巍的艰难喝汤,羲和摇头将那树皮盆端起,送到老聃的嘴边,“喝吧。”
“谢谢。”
老聃腹中饥肠辘辘,叫他将这盆被放得温热的jī汤几口喝尽。他迎着羲和那慈爱的眼神,和又倒来一碗汤的送到他面前。
喝过汤后有了力气,老聃的手也不那么颤抖了。他从未这样大口吃肉喝汤,眉飞色彩的啃了一只jī腿。
羲和不想被误会是nüè待未成年少年,又老妈子心的为他再添上一只jī腿。
可怜的孩子。
如此又几日。
老聃摸着腰,两人一同挖了一长条的坑来,他略微歇气的功夫,就看到羲和抱着五六具叠罗汉过来,又一个坑一具尸骨的放下来,那模样仿似是农家播种一样,神情骄傲又期待。
恍惚间,让人觉得明年就有了辛劳后的收成。
老聃把着木铲,连忙把那大丰收掩埋土下。
直到最后一具,羲和形式感很足的将其公主抱,一路走着一路碎碎念叨。等到走近了坑旁,她就说完了。
两人齐心协力你一铲我一铲,坐在辛勤耕耘后的一大篇平土地上,老聃问道,“你和他说了什么?”
羲和笑着拍地,“下辈子投胎记得来感谢我。”
“羲和大善,会有好报的。”
客气的话,羲和不热衷推让,她笑着应下后两人又在河边各自擦洗换上新衣。并没有慌忙的就上路,架上洗过的脏衣,两人围着篝火如释重负的吃了一顿饱饭。
许是尸骨有了居所,又许是心理作用,总而言之这一夜睡得格外踏实。
小红不肯上车,就在后面跟着跑。
羲和把书简牌子挂在车前,路上时问老聃,“你现在就赶过去?”
老聃称是。
羲和看他面颊喂出的一点肉来,“要不你留下来,让我再喂两天?”
老聃qiáng笑摇头。
作者有话要说:老聃,有人知道是谁吗?
第30章 走过chūn秋(二十六)
羲和觉得, 一个读书人见到那样尸骨堆山的情景没有满口堂皇, 反而主动请缨愿意留下来撸起袖子帮忙, 那就是个真正的读书人。
脑子里有真货。
朝上为官并非不好,只是如今世上的朝堂并不是为百姓谋划的朝堂。那只是得权得势者的舞台, 你方唱罢我登场,对百姓而言都无差别。
许多有才能抱负者,可能同流合污, 可能命丧huáng泉,也可能至死含恨而终。
因而羲和企图当一回程咬金,一路上将车甩给吉量,专心的对人念念有词, “你们读书人的脑筋我是不懂的, 一个个面色惨白,好像第二天就见不到面似的。”
老聃轻笑。
“你说你们读一辈子书怎么不知道是非轻重呢?人的身体健康才是所有的根本,若自己都轻贱躺着不能动弹, 又算什么君子丈夫?”
老聃含唇,仍旧在笑。
“你这么年轻, 过去能做什么?多半就是站着听话, 想要办的正事半点摸不着。”
老聃的面色微白,显得有些牵qiáng模样。
羲和心中一喜,想他千里迢迢为的就是一腔抱负,最怕的不就是一切徒劳?
“人家一句言语,你就急不可耐的上去,天子门生多少?只怕还会轻视了你。”羲和谅他年轻, 能让天子记住宣